青年策展人湯彥之:探索推動地方藝術生態的轉化
中新網福建寧德4月2日電 (記者 葉茂)“希望能通過轉換策展敘事手段,探索在地藝術工作的角色,促進地方藝術工作者們進行在地文化研究,實現地方藝術生態的轉化。”來自福建省寧德市的青年策展人湯彥之2日對中新網記者如是說。
近年來,青年策展人群體已經在藝術展覽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在藝術思想指引下進行組織、內容、學術、宣傳等方面的策劃,最大限度地賦予展覽鮮明的藝術特色,使展覽策劃成為藝術創作通往社會傳播的重要一環。
榮獲2023中央美術學院第六屆“策展人的誕生”大賽第一名的湯彥之認為,展覽承擔著傳播交流文化的社會責任。她希望通過展覽引導觀眾領會展品的內涵與外延,穿越時空,感受文化的滲透與融合的趣味,推動社會層面的中外文化交流。
在今年年初的一場藝術作品展上,湯彥之嘗試通過作品輔以文本的展陳方式,使展覽成為一個有機體,實現展覽核心從“物”向“藝術家”以及“藝術家背后的文化”的轉向。
由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寧德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等參與主辦的“墨韻華昌——湯元昌十年對外交流暨藝術作品展”,今年1月9日至29日在寧德市藝術館(美術館)舉辦。該作品展共展出資料圖片、藝術作品180件/幅,收錄了寧德籍畫家湯元昌在德國友城施佩爾市采風創作的點滴成果。其中,第一部分以文獻資料為主,圍繞湯元昌旅德期間以及歸來后十年間參與的中外交流文化互動進行陳列;第二部分匯集了藝術家過去十年間的60件重要作品。
作為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湯彥之說,她嘗試立足于“閩地”的本土語境,對文獻資料進行了梳理與提煉;以這種線性敘事的展陳方式,對湯元昌參與不同時空之間的藝術與文化的互動進行呈現,引導觀眾進入敘事情境、按照這種敘事邏輯閱讀展覽。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湯彥之說,展覽雖已結束,卻也是一個開始。她表示,相信正如展覽名“墨韻華昌”一般,文化交流激起的漣漪會在未來的歲月里波光流轉,繼續穿越時空,煥發華彩流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