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發展新質生產力·一線觀察丨向“天”而行 商業航天加速跑

發布時間:2024-03-25 11:1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商業航天,是指以市場為主導、具有商業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動。近年來,中國商業航天力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實力,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注入新的動能。特別是今年,“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開啟了快速發展模式。

  目前商業航天發展如何?有哪些應用與我們相關?從三個關鍵字出發,走進商業航天。

  關鍵字一:忙!

  商業航天發射場里“排隊”

  今年,我國第一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的一號發射工位將實現常態化發射。“商業”這兩個字的首次出現,意味著這個發射場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

  當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的二號發射工位時看到,導流槽目前已經封頂,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物盡其用,這個發射工位被要求必須符合9家火箭公司19型火箭的發射要求,僅是接口的數量,就是以往航天發射工位的數倍。

  二號發射工位的項目經理邊鵬飛介紹,隨著商業航天發射需求的明顯增多,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必須特別注重建造的成本與發射的效率。每施工一步就要跟設計和火箭型號的工作人員去溝通,一個步驟就要上千個工序。

  得知有了專屬商業航天火箭的發射工位,目前中科宇航、藍箭航天、天兵科技等許多國內頭部商業航天企業,都已經或計劃落地文昌國際航天城,并且開始排隊,希望能給自家火箭預留好發射位置。

  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黨委副書記郭強介紹,我們是按照2個中型液體工位和2個固體小型工位來進行規劃的。中型液體工位每年打16發火箭,固體工位一個打幾十發火箭。為了適應現在市場的需要,后面有二期、三期和更大的計劃。

  關鍵字二:快!

  民營火箭“長勢喜人”

  還沒建起來的發射場里就排隊等發射,這樣的場景,在商業航天業內人士看來,是從未有過的新鮮事。更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去年我國民營火箭企業研制火箭的發射次數和成功率顯著提升,全年共實施發射13次,成功入軌12次,民營火箭正在昂首邁入發展“快車道”。這些火箭都有一個共同的誕生地——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火箭一條街”。目前,在這里落地的民營火箭整箭研制企業占全國75%以上,全國成功發射的商業火箭共8個型號,其中6個在這里。

  記者了解到,多家企業都在研制可重復使用液體火箭,盡管“配方”不同,但都在加緊攻關和試驗,計劃盡快實現首飛。來自藍箭航天的朱雀三號火箭,一子級可復用20次,未來它的發射成本將達到每公斤2萬元左右,相比目前國內民營火箭每公斤約8萬至11萬元,發射價格將大幅降低。

  朱雀三號火箭總指揮戴政表示,商業航天和國家隊航天,都是中國航天的一分子,如果我們能突破這一項技術,也代表中國航天業能夠突破重復使用關鍵技術,實現大幅度降低進入太空成本的目標,為我們國家后續大型的衛星互聯網工程組網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撐。

  記者采訪中發現,各家企業在拼成本、拼技術的同時,還不約而同地開始著力打造自己的專屬試驗室,對于一些需要高頻次試驗的項目來說,可以將生產和試驗進度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引力二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徐國光表示,如果用體制內的發動機(試驗臺)去做,一個月可能最多試一兩次,但是如果自己建試車臺,一個禮拜就能試一兩次,甚至兩三次,效率會大大提高。

  關鍵字三:多!

  從100到1000 商業航天帶動效應明顯

  商業衛星作為商業航天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軌的商業衛星已經超過350顆,應用于通信、遙感、導航等多個領域。越來越多的衛星,不僅帶動了相關行業快速發展,也在一點一滴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在銀河航天的研發試驗室里,記者看到了一套近9米長的柔性太陽翼,正用于新一代低軌互聯網衛星。在它的身上,有一個名叫諧波減速器的小組件,以前在市場上根本找不到類似可供商業航天使用的低成本高性能產品。

  太陽翼設計師吳思杰介紹,為了找到能夠達到宇航級需求的這個組件,他們調研了很久才最終確定了合作伙伴,并聯合進行研發。這樣一拍即合的雙贏合作模式,也讓銀河航天的供應商和配套伙伴,由2018年的100多家企業增加到了如今的1000多家。

  正是看到了商業航天產業集聚和配套的能力,目前海南、安徽、陜西、上海、北京等地,紛紛在出臺政策鼓勵形成商業航天產業集群。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任張繼紅介紹,為加快形成商業航天新質生產力,北京市成立了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加速星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正在推動建設火箭大街、衛星小鎮等產業集聚區,構建“南箭北星、兩核多園、津冀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如今,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的商業航天,還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記者了解到,在北京的一個公園,正在做低軌衛星互聯網的技術驗證測試,通過特定的設備,可以讓大家手中的移動終端直連衛星。今后,隨著發射衛星數量的增加,覆蓋面積會越來越廣,通信質量也會更強,實現全球覆蓋。

  數據洞察:2.3萬億的背后

  目前,公認的商業航天產業鏈大概分為上游制造、中游發射、下游應用與運營。按照有關報告的預計,我國商業航天產業規模今年將突破2.3萬億元。同時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商業航天產業正在迅速成長。從企業數量來看,去年我國商業航天領域新增企業數量為113272家,同比2022年的87844家,增長了28.95%。在這其中,有43%為火箭制造企業,35%為衛星制造企業。

  從發射次數來看,2023年民營火箭企業共發射13次,2022年為5次,同比增長160%;而在發射成功率方面,民營企業成功入軌12次,占我國總發射任務的18%左右,而就在上一年,也就是2022年,這一占比僅為7.46%左右。一年的時間內,民營企業發射次數不僅大幅增加,成功率也在成倍增長。

  2023年,國內估值前100名的商業航天企業,排名前五的分別來自北京、廣東和湖北。

  根據相關智庫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自2015年以來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24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特別是今年,在各地政府和企業積極布局之下,預計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突破2.3萬億元。

  專家認為,未來通信一個行業就能夠達到萬億級市場。如果通過5到10年時間,我國突破了可重復火箭使用技術,就具備了通過高密度發射在太空部署自己的商業衛星的能力。商業航天也將從生力軍轉換成為國家另一支新的主力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