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充分釋放工程科技人才紅利

發布時間:2024-02-08 16:2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學隨筆】

  作者:林德明 楊中楷(均系大連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一獎項的出臺可謂正當其時。

  我國擁有龐大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但如此巨大的人才規模,以及完備雄厚的工業基礎并沒有將我國的工程科技人才紅利充分釋放。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

  一是現有工程科技人才層次、領域、空間的底數刻畫不夠清晰,層次結構不夠合理,缺少發揮定海神針作用的核心領軍人物。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7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78人,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發達地區。

  二是工程科技人才的空間布局不均衡,高水平城市存在明顯的“虹吸效應”,區域間的人才流動仍存在體制機制障礙。以2022年以來專利發明人數量為例,廣東省發明人最多,為433831人,其次是江蘇省,為402965人,而西部比較發達的四川省僅有106823人,陜西省也僅有77078人。

  三是人才鏈產業鏈之間存在相互脫節現象,高校在人才培養環節中占主體地位,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開發對產業發展的前瞻性、針對性不強,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沒有發揮好引導作用,致使部分領域供需矛盾較大,特別是從事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設計的工程技術人才可持續供給不足。

  工程科技人才紅利的充分釋放是以人才梯隊的系統結構為基礎的。如果將工程科技人才視為一個系統,則在系統內可以劃分為青年工程科技人才、中堅科技人才和戰略科技人才三個層次。在政策變量和環境變量的作用下,每一位工程科技人才作為系統中的要素,不同層次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學習、相互轉換,通過微觀到宏觀的系統涌現,實現工程科技人才整體的系統功能。

  從更高的視野來看,工程科技人才系統、區域創新系統、產業系統三者間形成“雙循環”結構。一方面,區域創新系統通過高校培養出青年工程科技人才輸送到產業系統,青年工程科技人才在產業系統中不斷學習成長為中堅科技人才和戰略科技人才,進而為區域創新系統提供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區域創新系統培養出中堅科技人才和戰略科技人才,引領產業系統的發展,并利用產業系統進一步培養出優秀的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服務于區域創新系統。

  在筆者看來,我國應在工程科技人才梯隊建設、區域布局和產業鏈融合三個方面進一步提高完善,以充分釋放工程科技人才紅利。

  首先,加強工程科技人才的梯隊建設。打造以戰略工程科技人才、中堅工程科技人才、青年工程科技人才為主的工程科技人才梯隊。在結構上,以戰略工程科技人才作為“塔尖”,代表著工程科技人才隊伍的最高水平;以中堅工程科技人才作為“塔身”,這是工程科技人才隊伍的骨干力量;以青年科技人才作為“塔基”,構筑起工程科技人才隊伍的雄厚基礎,進而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工程科技人才的特點進行培養、開發、使用,形成梯度鮮明、分布合理的“金字塔”結構。

  在分工上,以兩院院士等戰略工程科技人才為“頭雁”,發揮謀篇布局、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以卓越工程師、高層次領軍人才等中堅工程科技人才為“主力軍”,在重大科技任務中發揮挑大梁、帶隊伍的核心作用;以青年工程科技人才為“生力軍”,在工程科技一線沖鋒陷陣,形成層次分明、協調有序的“雁陣模式”。同時,圍繞梯隊建設完善工程科技人才的分類評價機制,激發各層次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以實現人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優化工程科技人才的區域布局。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個高度發展的科教資源密集型城市打造世界工程科技人才中心,推動上海實現與國際金融中心相符合的全球工程科技人才資源配置功能,將深圳建設成為面向未來產業的現代化世界工程科技人才中心,從而帶動全國加快形成人才資源競爭優勢。分別將蘇錫常寧都市圈、廣佛都市圈、武漢、成渝地區、西安、沈大經濟走廊打造為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的區域人才中心,輻射帶動周圍地區的均衡發展。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空間上合理均衡布局,加強區域之間資源共享。通過政策協同、合作共贏、文化交流,共同營造開放多元的社會氛圍,激發工程科技人才跨區域流通的活力。

  再次,推動工程科技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堅持全局性謀劃、系統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實現工程科技人才與產業規劃統籌布局、與產業需求準確匹配、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圍繞產業鏈構建多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體系,明確企業在使用開發工程科技人才中的主體地位,“以才帶產,以產引才,以產促才”。參照“產業鏈主制”,推行“人才鏈主制”,支持高校與科技領軍型的“鏈主”企業合作,設立一批學科類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基地,作為人才“鏈主”。依托“人才鏈主制”,促進工程科技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鼓勵重點產業的領軍企業參與人才“鏈主”建設,激勵學術團體等社會力量參與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和開發,推動形成多元主體協同的產業人才雙循環。進一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探索工程技術人才的早期發現和培養機制,精準對接人才鏈與產業鏈。加快完善工程技術人才流動的市場機制及競爭機制,構建統一、有序的工程科技人才大市場。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8日 16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