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共青團推出寒假學堂公益托管班
這個寒假,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道帝斯曼國際中心37樓熱鬧非凡。30多名放假在家無人照看的孩子,集中坐在溫暖明亮的會議室里,每天不僅有大學生志愿者輔導他們寫作業,還為他們安排了生動有趣的創意美術課。
這是武漢共青團首次面向全市有需要的青少年推出寒假學堂公益托管班,不收取任何費用,家長通過“青春武漢”微信公眾號報名即可參加,托管地點設在社區、寫字樓內,全市共開設了164個寒假學堂托管點。托管對象以6-14歲青少年為主,優先服務困境家庭、雙職工家庭子女。
團武漢市委積極聯絡省市區各級政府部門資源,爭取社區青少年空間、企業園區、商業服務區等場地支持。寒假時間短,志愿者招募難,結合團中央“返家鄉”志愿者行動,托管班招募了來自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20所高校的339名返鄉大學生志愿者。
盡管寒假學堂時間相對短,但在課程設計上也作了精心安排。團武漢市委協調公安、消防、衛健委等單位資源,開設了特色課程,組織全國道德模范、體育明星、武漢名校小學老師等開展少先隊社會化授課,采購了一批美術手工等專業課程,爭取慈善總會等社會愛心機構捐助活動用具、教學用具,保證課程的專業師資和內容的豐富。
1月29日,農歷臘月十九,在武漢市156個街道,164家寒假學堂公益托管點啟動。
團青山區委組織40名少先隊員走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開展科普研學。在江漢區濟生社區托管點,紅領巾學校尚美校區的教師陳維維為孩子們帶來了籃球運動課。在經開區新蘭社區,武漢愛莎國際學校外籍教師Sander講授了一節英語科學課堂,用火山爆發實驗,帶學生體驗動手的樂趣。在蔡甸社區托管點,武漢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8位教師開設“愛黨愛國愛家鄉,傳承美課程”“爭當小小科學家,探索科技美課程”“論三國智慧,品閱讀美課程”等課程。
就讀于南陽市第十二完全學校、今年6歲的王藝凱最近每天都在武昌區珞珈山街道科創大廈B座16樓托管點度過。在1月30日上午的“小小建筑師”手工課上,他搭起了一座“泰姬陵”。寒假里能找到小伙伴一起做作業,還能參加手工課,他開心極了。
在中國人壽公司工作的曾麗對寒假學堂公益托管班豎起了大拇指。家住漢陽,沒有老人幫忙,上班又遠,寒假里如何帶娃一度讓她苦惱不已。當看到公司所在的科創大廈辦起了托管班,她立即報了名,每天帶著8歲的女兒到單位,送到托管班,她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為寒假學堂公益托管班服務,也讓許多青年志愿者在奉獻社會中收獲了成長。
云南大學美術專業大二學生張譯方不久前通過學校官網報名了這次志愿服務?!叭绻诩依?,時間大都荒廢了。陪著孩子們,還能夠發揮專業所長,我特別開心?!迸阒⒆觽冏龊僮鳂I,教他們制作年畫,這名00后大學生感到從未有過的充實。
團武漢市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每到寒假,許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雙職工家庭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就會面臨無人照管的問題。武漢共青團通過創新服務機制,整合社會資源,貼近民生需求,首次開設寒假學堂愛心托管班,并結合寒假托管實踐營活動,讓這些孩子“有人管”“有人教”“走出家門”“走進學堂”,同時引領返家鄉大學生在服務社會中錘煉本領,書寫最美青春。
本報武漢2月4日電
胡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