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多舉措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本報北京1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優化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產品供給、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多項舉措被公布,事關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發布會上表示,銀行對房地產融資的主要渠道包括對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債券。截至目前,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余額分別是12.3萬億元和38.3萬億元,“2023年分別發放了開發貸款3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6.4萬億元,這兩項加起來將近10萬億元,量非常大。”
肖遠企尤其提到金融監管總局要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統計與風險監測司負責人劉志清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引導支持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重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5篇大文章”,著力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