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助”企“惠”民 區域經濟增長韌性與活力不斷增強
央視網消息:2024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也就是RCEP生效實施迎來兩周年。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RCEP持續釋放政策紅利,進一步強化了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也成為了我國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的重要積極力量。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中國最大的陸路水果進出口口岸——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一片繁忙。大量進口水果經由這里,進入國內老百姓的節日餐桌。
得益于RCEP帶來的通關便利,2023年前11個月,我國自泰國、越南等RCEP成員國進口的鮮榴蓮總額466.1億元,是協定生效前2021年全年的1.7倍。
中間品 外貿“新三樣”等方面亮點紛呈
不只是農產品貿易,中國與RCEP國家的經貿合作中,中間品、外貿“新三樣”等方面呈現出新的亮點。所謂中間品,就是用于生產其他商品和服務的產品,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1—11月,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中間品出口,比2021年同期增長17.4%,中國成為區域內最大的中間品貿易國。2023年1—11月,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外貿“新三樣”產品對RCEP區域出口總額,比2021年同期增長113.6%。
企業活力增強 區域產供鏈合作深入拓展
汽車、石化、紡織、電子等產業的貿易在RCEP區域內聚集,助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更加安全穩定。企業也在搶抓RCEP機遇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
2023年1—11月,我國企業在RCEP項下享惠進口貨值同比增長45.2%,出口企業申請RCEP原產地證書涉及貨值同比增長11.5%。在山東青島,新設的7個RCEP社區服務站不僅把海關的服務送到了企業“門口”,也把RCEP成員國的好產品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
進入2024年,15個RCEP成員國將根據協定承諾,進一步降低輕工、汽車、電子、石化等產品關稅。深入推進協定項下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增強區域經濟增長的韌性和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