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六號“乘坐”的長征七號火箭再升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5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明超 邱晨輝)“天舟六號發射任務是我國載人空間站應用及發展工程首次發射任務,是我國空間站轉向運營的重要節點,意義重大,不容有失。”天舟六號發射前,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馬忠輝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透露,為保障此次任務,天舟六號“乘坐”的長征七號火箭進一步升級,可靠性也進一步提升。
馬忠輝介紹,按照空間站發射任務特點,執行天舟六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用零窗口發射技術,按照運載火箭入軌精度參數,最晚可將窗口拓展至推遲120秒發射。
“通過充分的論證和試驗驗證,本次任務采用了二級發動機結構增強方案,對故障狀態的任務適應性得到提升。本次任務的飛行可靠性評估值達到了0.9871。”馬忠輝說,通過流程的科學規劃,此次任務的發射場工作流程也由27天進一步優化至25天。
對于長征七號火箭的未來發展,馬忠輝透露,長征七號后續將持續執行天舟貨運飛船任務,保障我國空間站的穩定運行。同時,搭配遠征上面級,還將執行其他衛星發射任務。
馬忠輝介紹,目前正在開展長征七號系列新活動發射平臺的投產和建設,完成后,兩個活動發射平臺具備并行開展兩發火箭發射場任務的能力,將大幅提升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年發射能力。
智能化是運載火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故障診斷及容錯重構技術是提升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智能化手段。馬忠輝說,基于現有技術基礎上,長征七號未來將新增動態軌跡規劃,可以對部分非致命性故障下的飛行任務進行挽救,避免有效載荷墜落至地球的現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