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成外貿主力軍 透露哪些外貿新趨勢?
海關總署5月9日公布了今年前4個月外貿數據。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同比增長5.8%,外貿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延續。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超五成,繼續保持我國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
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提升至52.9%
今年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7.05萬億元,增長15.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2.9%,比去年同期提升4.6個百分點。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41.5萬家,同比增加8.9%,民營企業繼續保持我國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支持新業態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激發了民營企業活力,保持了民營企業進出口良好勢頭,為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力保障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民營企業連續4年成我國外貿主力軍
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民營企業連續4年成為我國外貿發展主力軍。那么在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過程中,如何讓民企活力再釋放?繼續來聽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的分析。
民企成外貿主力軍 透露哪些外貿新趨勢?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董希淼:民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在外貿領域,民營企業已經連續4年擔當我國外貿發展主力軍。今年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在2022年首次超過五成之后,繼續提高到52.9%。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高于外貿整體增速,這表明,民營企業作為我國外貿主力軍的地位進一步穩固,貢獻度不斷提升。一段時間來,中央圍繞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再一次給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民營經濟的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這是民營企業外貿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加大對外貿市場的多元化開拓發展,有力地支持了進出口增長。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速都在20%以上,同期民營企業在我國對歐盟、美國貿易中的比重都超過了一半。也就是說,無論是對新興市場的開拓,還是對傳統市場的堅守,民營企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造國際市場良好環境 助力民企“走出去”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董希淼:外需不足是我國穩外貿的現實挑戰,當下,我國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需求更加迫切,護航民營企業不斷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進一步增加高層往來,密切與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和東盟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貿關系,為中國民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創造良好的環境。第二,各地各部門試水推出各類支持政策,不斷優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和外貿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第三,海關等部門要在暢通物流、降低成本、優化服務等方面繼續出臺系列措施,落實好相關政策,營造更好的口岸通關環境,為民營企業在內的外貿企業更好地發展做好服務。第四,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增強服務主動性,加快產品服務創新,暢通金融血脈,滿足不同類型外貿企業的發展需求,保障外貿企業收匯安全,降低融資和交易成本,增強外貿企業競爭力,穩住和擴大外貿規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