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活態”長城重現千年煙火氣

發布時間:2023-03-28 15:20:00來源: 新京報

  ●未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里還將舉辦一系列品牌活動,比如長城騎行、長城設計周,支持國際長城馬拉松等戶外活動,舉辦國際長城徒步大賽等,將有更豐富的長城游覽形式供游客選擇。

  2023年1月1日,迎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300名市民代表登上八達嶺長城,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來長城登高不僅可以鍛煉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也寄托了我們對新一年美好的祈盼,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希望一年更比一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強。”市民于女士表示。

  在市民的歡聲笑語之中,古老的長城變得更有活力。在北京崇山峻嶺間綿延520.77公里的長城,跨越千年時光蜿蜒而來,在徐徐漸進的保護中,重現磅礴滄桑之美。同時,它也在敞開懷抱,走近人們的生活。

  長城文旅亮點紛呈

  今年春節,隨著“京郊游”的回暖,長城腳下迎來了大量游客,熱鬧非凡。

  “八達嶺以長城而聞名,如今也成為雪圈的高頻詞。”一名滑雪愛好者說,過年滑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夜晚,八達嶺長城燈光亮起,“夜長城”與冰場、雪場遙相呼應,點綴萬家燈火。這也是八達嶺夜長城首次在春節開放。

  現存北京長城主要包括北齊和明兩個歷史時期的遺存,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不僅擁有中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還有“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萬里長城獨秀”慕田峪長城等。“北京的長城緊靠這樣一個特大型城市,人們方便到達,生活在周邊的人也很多。”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湯羽揚表示。

  近年來,北京也在積極創造條件,讓長城離人們再近一些。去年11月,北京市發改委批復南山環線三期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這條路不僅將進一步完善區域公路網,還將串聯多個景點,打造一條適合自駕、騎行的魅力公路。

  兔年來臨之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10條“京畿長城”國家風景道文化探訪線路,涉及門頭溝、昌平、延慶、懷柔、密云、平谷六區,探訪內容涵蓋城墻敵樓、軍堡軍寨、抗戰遺址等豐富多彩的長城文化資源,沿途更有鄉村民宿、登山步道、非遺體驗、網紅打卡地等,展現了長城沿線豐厚的文旅資源。

  給長城“治病”

  視線定格在懷柔區西北八道河鄉境內的箭扣長城上,這里有著名的“牛犄角邊”“鷹飛倒仰”“北京結”“天梯”。

  “長城的空間非常狹小,防御武器以短柄的武器和火器為主,不太可能使用大刀、長矛等長柄武器。”2022年8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尚珩站在箭扣長城研究性修繕項目現場,指著桌子上擺放的出土文物,興沖沖地說。

  此次考古還首次在敵臺頂部的鋪房內發現明代火炕和灶臺這類生活設施遺跡,不僅與傳世文獻記載相吻合,而且復原了明代戍邊將士的日常生活,還原了長城的“煙火氣”。

  “施工前先考古”,成為該項目不同于以往的顯著亮點。“長城作為古遺址而存在,很多部分都深埋在地下,很難制定針對性的保護方案。通過考古發掘,可以把長城整體揭露出來,為后期保護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論支撐。”尚珩說,“就像我們去醫院看病,需要先進行體檢,找到‘病根’,才能對癥下藥。”

  這段未向公眾開放的長城,因地勢險峻、風景優美,被很多長城愛好者奉為心中最美長城。然而,長期的自然風化侵蝕,加上人為破壞,使得箭扣長城健康狀況堪憂,很多點段墻體、城磚松動,瀕臨垮塌。

  2016年以來,北京在箭扣長城連續開展了四期修繕項目。“選擇箭扣,是因為這段長城病害種類比較集中,涉及點段、敵樓、磚石等多方面,是最難修的地方,可以作為磚石長城修繕的樣本。”北京市文物局遺產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汁原味、保持長城的滄桑之美”是箭扣長城修繕遵循的理念。“以前是按照工程標準把每一段修好,現在要想著怎么恢復風貌,得多琢磨琢磨。”箭扣長城修繕工程技術的總負責人程永茂說。

  他介紹,修繕過程中,基本遵循“能使用老磚就不添新磚”的原則,有的墻體倒塌,老料散落山間,工人們將石料搬上山,重新加以利用。“補的新磚,盡可能放在背面,修完了看上去像沒修一樣。每一塊城磚堅持用手工修整,使用桐油摻和白灰勾縫。城墻修好后,還得用陰坡的老土摻上水,一遍遍涂抹,以此達到城墻殘敗破舊的樣子。”

  “古建筑和古遺址的保護理念完全不同,不能把一個古遺址恢復成原來的建筑形制。比如,圓明園是建筑,但它屬于古遺址,在保護的時候就要堅持‘最小干預’,不能再把它修成之前最輝煌、最亮麗的樣子。”尚珩表示。

  開展近百項長城保護工程

  箭扣長城的修繕只是近年來北京長城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2000年以來,北京市平均每年投資近千萬元,開展了近百項長城保護工程,如密云鹿皮關、古北口、延慶岔道城、九眼樓、平谷將軍關、懷柔黃花城等。

  為進一步摸清長城家底和保存情況,2006年至2012年,國家文物局組織長城沿線各地開展了最為全面、系統的長城資源調查和認定工作。延慶區文物管理所副所長于海寬介紹,“北京是全國最早開始長城調查的地方,而延慶則是北京最早進行長城調查工作的地區。”

  2007年開始,于海寬帶領延慶長城踏查小組的二組隊員開展了兩年的長城野外調查。一行人跋山涉水,徒步走遍了延慶境內長達179.2公里的明長城,穿越境內形制多樣、地形復雜的南山路邊垣、東路邊垣、多處隘口和烽火臺,拍攝長城視頻資料近20小時,為延慶長城踏查工作的圓滿完成并取得“全國文物先進縣”稱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長城資源調查情況顯示,北京長城保存程度好、較好和一般的各類型遺存約占總量的33%,保存程度較差和差的各類型遺存約占總量的41%,已消失的遺存約占總量的25%,未經調查的遺存不足1%。“其中,北齊長城整體以遺址狀態保存,明長城整體保存相對較好,保存狀態仍不容樂觀。”北京市文物局遺產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出臺,長城文化帶成為與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并稱的三條文化帶之一,成為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構成的重要內容。

  2019年,《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2018年-2035年)》公布,針對北京長城的保護修繕力度進一步加大。該規劃提出,到2035年,通過搶險、日常維護等手段,北京市將實現長城本體和載體全線無險情。為達到這一目標,北京市從2019年開始,每年固定推進10個長城搶險加固項目。

  “不同于以往實施的搶險修繕工程,搶險加固工程對北京市長城瀕危點(段)以搶險為主,加強勘察,明確是否存在結構穩定性、凍融、排水等險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排險、搶險工作,是全面推進長城保護工作的一大創舉。”北京市文物局遺產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全國首個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在懷柔區箭扣長城腳下掛牌成立,成為全國磚石長城修繕示范點段。以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掛牌成立為契機,北京把工作重心由長城一般性保護工程向研究性修繕項目轉變。“相較以往的修繕項目,研究性修繕將重點加強施工前的科學研究,通過科技手段、加入考古力量,收集更多科學數據,利用數字化推演病害。”懷柔區文管所所長張彤說。

  在修繕現場,古建、材料、植物學等多領域專家組成的團隊一同走入長城,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出建議,尚珩感覺到,這也體現出社會對長城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了。“這種工作模式、理念的確立非常重要,北京其他區縣可以借鑒,全國其他有長城的14個省份也可以借鑒。”

  全覆蓋、無盲區的長城保護網絡

  如果說搶險修繕是保護長城的一道屏障,那么長城保護員則是進一步將保護關口前移。

  北京長城呈線狀分布,空間廣闊,烽火臺、城堡、窯址等遺存豐富,很多城堡處在村民生產生活地帶,甚至部分坍塌長城城墻就在村民的房屋邊。在長城預防性保護中,沿線村落及其村民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陳青春是昌平區流村鎮一名長城專職保護員,每周5天,他都要帶著望遠鏡、食品和水,從長峪城高樓出發巡查到一樓,一天要走六七個小時,基本兩個月穿壞一雙鞋。

  像陳青春這樣的保護員,截至2022年6月,北京有488人。張彤介紹,目前懷柔全區131名長城保護員均為專職保護員。“我們還給保護員配備了統一的編號、巡查服裝、執法記錄儀等,定期進行長城保護、游客勸阻等知識的培訓,逐步實現了長城保護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和‘科技化’”。

  “長城保護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坍塌險情,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巡檢儀拍照上報,我們會派專家去現場,制定搶險方案。發現文物,我們也會第一時間派人去處理。”她說。

  因為擁有“最美野長城”,懷柔區成為北京6個長城區里管護壓力最大的一個區。“自2016年國家文物局發布《長城保護員管理辦法》后,區里高度重視,2018年專門下發了相關文件,明確了屬地及相關部門的五方責任,2019年下發了《懷柔區長城專職保護員管理辦法》,率先在北京地區建立起專職保護員隊伍。”張彤表示。

  在3月10日召開的市政協情況通報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三級長城遺產保護管理體系,逐步實現了長城重點點段全天巡查、一般點段定期巡查、出險點段快速處置、未開放長城科學管控的全覆蓋、無盲區的長城保護網絡”。

  漫步長城史卷,文化、生態、生活共融發展

  保護和利用是長城文化的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嘉峪關時強調,“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

  作為北京的一項特色活動,長城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它不僅僅是一場舞臺節目,也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在一個時間段之內多區共同參與的活動集合,包括學術交流、舞臺表演、服裝秀場、文創產品設計大賽、最美長城守護人揭曉等內容。”湯羽揚說。

  2021年12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公布,明確了北京長城文化系列節慶活動、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箭扣長城修繕項目等3項國家級標志性項目及“京畿長城”國家風景道等7項市級項目。

  規劃公布一年來,頭號工程有序推進。“目前,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項目已完成國際招標。大致計劃是將既有的中國長城博物館以及周邊幾處建筑,如已經閑置的金源隆酒店建筑,進行整合利用,形成一處新的中國長城博物館。”

  《規劃》明確了北京長城“一線、五區、多點”的總體布局,提出北京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以“中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的先行區”和“服務首都及國家對外開放的文化金名片”為形象定位,以“漫步長城史卷的歷史文化景觀示范區”和“文化、生態、生活共融發展的典范區”為建設保護目標。按照《規劃》,到2035年,這座沒有圍墻的公園將全面建成,屆時,長城管理開放的長度有望達到北京長城總長度的10%左右。

  “未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里還將舉辦一系列品牌活動,比如長城騎行、長城設計周等,將有更豐富的長城游覽形式供游客選擇。”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表示。

  新京報記者 展圣潔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中文字幕夜色资源网站|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