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高新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2%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朱彩云)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迎來十周年。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第八場“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說,如今,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基本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海南自貿港也揚帆啟航。“十年來,一系列首創性實踐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一大批改革開放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到全國,充分發揮了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很多‘第一’都出現在自貿試驗區,在自貿試驗區推出了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邁出了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第一步。經過7次縮減,條目越來越少,由最初的190項縮減到現在的27項,制造業條目已經歸零。”王文濤從三方面解讀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發揮的作用,在深層次改革的開路方面,自貿試驗區率先實施了“證照分離”,率先實施外商投資準入體制改革。目前,已經向全國復制推廣了278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國企改革等方面,促進了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
在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引領方面,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高新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2%,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吸引、集聚功能凸顯。各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圍繞自身戰略定位和區位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不斷增強。
王文濤表示,為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商務部將在三個“提升”上下功夫,分別是提升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提升市場準入水平;提升改革系統集成、協同創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