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節水措施 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用水理念悄然變化
央視網消息:如今,南水北調工程貫通南北,讓發展所需的水資源實現更加均衡的配置。在受水區,各地的用水理念也正在發生變化。
山東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受水區,眼下,壽光這家再生水廠正滿負荷生產,借助于新技術的應用,每天35000立方米處理后的污水在這里經過攪拌、沉淀等十幾道工序,搖身一變成了清澈見底的再生水。
山東壽光巨能熱電再生水廠負責人 于兆平:每年生產1000萬噸再生水,供給周邊四個大型企業使用,這個水量相當于壽光中心城區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量。
壽光水資源人均占有量208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是資源型缺水城市,重點用水企業在夏季用水高峰生產常常受到影響。得益于南水北調,目前當地已有35家企業用上了南水,各大工業園區用水也實現了從使用地下水向地表水的轉換。
用水思源,當地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對沒有充分利用再生水的企業不允許新增取水許可,倒逼企業改善用水結構。
山東聯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吳閣:再生水的水質要優于我們原來使用的地表水水質,節約了水的處理成本,用水成本由原來的8塊錢左右降至4塊錢左右每方水,這樣算下來,我們企業每年的用水成本就能夠節約400萬元左右。
山東壽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供排水服務中心主任 王健:目前在壽光,占工業用水量85%以上的11家主要用水企業都建設了中水回用項目,每年可節約水資源2100萬立方米,規模以上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
除了建設一批再生水回用項目,山東還在生產中加大節水技術改造,淄博是在山東率先用上南水的城市,也是傳統工業城市。這家紡織企業是曾經的用水大戶,如今采用新技術,面料整理用水降幅可達5.57%。同時,推廣蒸汽冷凝水和冷卻水回用漂洗水和淡堿水回用,年節水量可達15萬多立方米。
淄博市水利局黨組書記 于亦恩:我們積極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鼓勵采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據統計,2021年,淄博市用水總量較2020年減少7775萬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16%和6%。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