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基本形成 主題鮮明主體多元
中新網西安11月17日電 (李一璠)“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是全國唯一一個革命文物類示范區。”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17日表示,示范區創建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當日,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革命文物工作有關情況。
在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方面,示范區創建工作機制逐步健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顯著提升,革命文物推動區域發展作用逐步顯現。
據了解,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各級均加大了對革命文物保護維修的支持力度,革命文物保存狀態得到顯著改善。與30余家單位合作開展“尋根工程”,社會力量參與革命舊址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加快維修后革命舊址對外開放,強化革命文物內涵挖掘研究,加大對革命場館展陳提升支持力度,全域覆蓋、主題鮮明、主體多元、層次分明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基本形成。
此外,革命文物推動區域發展作用也逐步顯現。延安累計投入128.71億元舊城改造資金對老城區重點革命舊址環境進行整治提升,以延安寶塔為代表的革命舊址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28.9萬民眾的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加強旅游配套服務及設施建設,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形成“中華魂·圣地延安”“中國根·尋根祭祖”“黃河夢·逐夢黃河”和“黃土情·寄情黃土”等旅游品牌。
此外,紅色旅游對蘋果、畜牧等產業發展帶動效應顯現,培育出“延安蘋果”“峁疙瘩”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助力了區域經濟發展及鄉村振興。發展革命文物主題文化創意產業,推出20類數百款文創產品,建成“紅色筑夢”眾創空間、創新科技產業園和南泥灣359創業基地,革命文物持續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