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握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著力點

發布時間:2022-08-09 16:06: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筆:任曉剛 高 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提高農機裝備水平。這些都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要認識到,農業現代化是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基礎,是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保障,其關鍵就在科技進步,核心是通過科技的力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綠色發展水平,使農業產業包含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業容量、更好的生態質量。在邁向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深入思考的課題。

  在實際行動中,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既需要穩定的發展機制作支撐,又需要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作保障;既要破解農業數字技術研發能力薄弱這一主要問題,又要抓住農業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重點,系統協同推進,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引領發展的能力。

  健全穩定的農業科技支撐機制。只有健全穩定的農業科技支撐機制,才能更好推動農業創新基地平臺落地、提升農業數字技術創新水平、加速農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使其更多投向農業數字技術創新等領域,為農業數字技術原始創新提供資金保障;鼓勵和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農業數字技術、農業數字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抵押物的信貸活動,提升農業數字技術創新活動的融資能力;積極探索適合農業數字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稅收管理制度,通過設立農業科技金融資助專項經費、對農業科技型企業實施投資補助等,拓寬農業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通過健全農業科技領域穩定支撐機制,更好提升農業數字技術創新水平,夯實現代農業基礎。

  增強農業數字技術研發能力。立足現代農業發展新要求,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有利于解決好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各種難題。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的關鍵在于農業數字技術創新,這是基于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全方位、長時期、革命性的農業技術變革,其核心在于增強農業數字技術研發能力,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具體推進中,可以農村“新基建”為契機,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等新興共性關鍵技術,推動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方面、經營方面、管理方面的創新、融合應用與發展,實現更大范圍、更多領域農業數字技術發展。例如,全面推動農業生產設施、農業機械設備數字化改造升級,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提高農業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應用能力,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充分利用農業數據平臺,實現土壤、氣象、水文、肥力、育種、灌溉等數據在農業經營中的采集、流通與應用,統籌農業數據驅動、農業數據集成、農業數據整合,加快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提高農業數字技術標準供給能力,通過快速制定農業數字技術關鍵共性標準、關鍵流通標準等,進一步推動農業技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運用與實踐。

  推進農業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要保障農業科技行動順利開展,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持續夯實農村和偏遠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要加快5G等網絡基礎設施布設速度,增加網絡基礎設施在農村地區的覆蓋面積;另一方面,要建設更為穩定高速的農村教育專網、醫療專網、交通專網等,實現農村地區學校、鄉鎮衛生院、交通運輸部門、物流快遞點的互聯網穩定快速接入。還要看到,智能終端等設備是農業數據采集、整合、共享、利用的窗口,是查詢、了解、掌握農業生產信息、產品供求信息、農業交易信息的載體,要切實加快智能終端設備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應用普及。例如,開發、升級農村和偏遠地區居民更加容易掌握的農業智能手機、農業智能應用程序,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更加精細化,定期與不定期對農村和偏遠地區展開智能終端應用知識培訓,普及、推廣智能終端應用覆蓋面、使用深度、數字化程度,提高農村和偏遠地區智能終端應用的能力。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這是激發農業科技創新活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主要舉措。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涉及方方面面,既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組建農業科技特派員隊伍,對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的推進進度、推進方式等進行督導,又要轉變農業科技管理模式,激發農業數字技術創新潛力;既要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提高農業技術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又要建立健全農業數字技能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式、拓展培訓途徑、提高培訓效果,進一步激發并增強農業科技創新活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日韩精选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最经典的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